发布时间: 2020-04-23 11:51:10来源:长江日报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
4月5日,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汉口北互通首桩开钻,标志着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通讯员余娅娟 祁钟供图
有效投资是拉动增长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市拉满弓、上满弦,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新基建”,狠抓有效投资落地见效。
长江日报记者4月22日走访我市一些在建重大工程发现,现场争时间、抢速度、赶进度,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据悉,目前武汉132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已全面复工。扑面而来的重大项目建设潮,吹响了扩大投资冲锋号。
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开工即冲刺
国家网安基地网络安全学院确保9月入住
4月22日早7时,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的网络安全学院内,工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2楼智慧教室,工人们正在调试电子黑板显示屏和安装麦克风;紧邻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训中心二期信息楼4楼,多名工人正在做现浇。
为了按时完成项目交付, 100多名管理人员和500多名工人已全部到岗。自4月8日正式复工以来,工人们争分夺秒,周末也不休息。
“虽然疫情耽误了2个月工期,但年度目标不变,任务不减,开工即冲刺。”武汉建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能容纳4000人的网络安全学院原计划今年春季开学投入使用,因为疫情延后,目前正在进行相关收尾和整理工作。大家正全力以赴,按原计划于6月10日完成项目交付,确保今年9月迎来学子拎包入住。
在武汉航发集团承建的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施工现场,也是一派忙碌景象,工程复工复产率已达100%,工人们正忙着进行均质池和2号调蓄池钢筋绑扎。航发集团下属市政集团副总经理杨新介绍:“目前已完成产值5.7亿元,预计今年还将完成约11亿元的产值目标任务。今年南湖项目的目标任务不变,并确保12月底完成竣工验收。”
项目生产经理刘立恒说,为了赶回疫情耽误的进度,项目上只要出现了新的工作断面,就迅速增加工人和材料、设备顶上去,而以往为了降低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等待设备周转。
重大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拉动有效投资
地铁8号线二期街道口站项目完成七成投资
重大项目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我市一些重大项目进入“快车道”,快马加鞭拉动投资。
4月22日上午,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街道口站施工现场,30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车站顶板和侧墙施工。“3月21日正式复工以来,项目500多名施工人员分成两班昼夜施工。高峰时一天要来四五十台混凝土罐车,浇筑约400立方米混凝土。”武汉地铁集团建设事业总部二级项目经理王义说,“街道口站投资2亿元,已完成约七成,将按照计划完成通车前的各项任务目标。”
“自3月下旬复工复产以来,项目已完成总投资的15%左右。”武汉交投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省政府“三年攻坚”任务,由武汉交投集团投资建设的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项目计划今年争取实现主线基本建成的目标。
这位负责人说,武大高速公路项目建成将进一步打通武汉北部交通大动脉,完善武汉高速公路网络体系,项目从建设到运营,都将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交投集团满怀使命感加快推进,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补回来。
据悉,为了加快推进项目,在前期务工人员出行难时,项目各单位采取包车接送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召回近千名劳务人员,确保项目3月23日复工后快速进入冲刺状态。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推进即将产出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多项目陆续交付投产
22日上午,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卫星产业园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正在进行墙体砌筑。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卫星产业园主体结构已封顶。大家都在抢进度,有信心按照原计划在今年完成建设任务,具备投产能力。
就在各项目加快建设之际,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传来好消息:基地快舟运载火箭总装总调中心(一期)顺利通过预验收。预计本月底,将具备交付条件。据介绍,快舟运载火箭总装总调中心(一期)工程投产后将具备年产20发火箭总装测试及试验能力。该中心顺利投产,将加速武汉航天产业集群形成。此外,行云测运控中心已经安装完毕。基地路网环线、航天公园、产业港公园、社区足球场等项目建设已完成,初步形成8平方公里产城融合示范区。
22日,位于东湖高新区光谷大道的“中国特种飞行器研发中心”项目现场,武汉中航通飞特种飞行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明忠正在召开项目工程视频会。这个总投资12.3亿元的项目,致力于把中国光谷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特种飞行器研发基地和以特色航空综合体为特征的通用航空综合示范基地,在武汉打造中部区域通航枢纽。
黎明忠介绍,按规划,今年计划完成研发中心主体结构、精装修及幕墙等施工。项目落成后,中部唯一的主机研究所特种飞行器研究所将入驻写字楼,依托该所核心的研发资源带动全国通用航空上下游企业进入,吸引航空商务资本,形成通用航空生态圈,形成有影响力的武汉通用航空产业研发平台和通航协同创新中心。
发力“新基建”抢占新高地
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聚焦“下一代汽车”
在着眼于基础设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武汉还布局未来,发力“新基建”,抢占新高地。
武汉开发区人工智能科技园,复工已满一个月,是武汉开发区首个复工的重大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是武汉开发区聚焦“下一代汽车”与产业升级,倾力打造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基地。由原沌阳街民营科技园改建而成,占地210亩,原先园内企业多为作坊式小型企业,部分厂房闲置。2018年9月,武汉开发区投资20亿元建设人工智能科技园,为人工智能产业“筑巢”。瞄准当前最尖端、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建立孵化中心、赋能中心、科创中心等,培育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导入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聚集。
项目分阶段建设。去年6月24日,启动区正式交付使用,多家人工智能领域领军及科创企业入驻、揭牌,包括百度云智学院等,百度旗下的阿波龙、新石器等型号的无人驾驶泊车也进行了示范运营。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计划于今年9月完工,建成后,该项目将成为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和众创基地。”
武钢大数据中心一期也已全面复工复产一个月,大数据企业是“云经济”的晴雨表。随着武汉全面复工复产,“云服务”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近段时间,不少通讯、电信、电子等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主动与武钢大数据联系甚至前来实地考察,以寻求合作机会,共同开拓大数据产业市场,这家湖北省单体规模最大数据中心未来向好。
武钢大数据党委书记、董事长丁明星说:“我们仍然咬定年初定下的任务目标不变。现在是与时间赛跑,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和效益抢回来。” 去年12月,武钢大数据中心一期建成投入运行。目前,二期机房楼也已启动建设,设计工作已完成90%,预计今年上半年动工,年内主体结构封顶。
“六个一”工作机制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研发生产中心力争2020年主体结构封顶
为了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我市建立并落实“一个项目、一套工作方案、一个工作专班、一名服务秘书、一名领导包联”的工作机制,确保在建项目抓紧实施,新建项目如期开工,前期项目加快推进。
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研发生产中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研发厂房、办公楼、配套等15栋建筑单体,项目于2020年3月20日开工准备,目前正在办理项目施工许可证,准备组织进场施工,力争2020年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江夏科投集团副总经理王帆说:“集团公司上下一心,迎难而上,排除千难万阻,大小问题各个击破,一步一个脚印,积跬步,至千里。市政建设工作推进迅速,区域内11条市政道路已全部取得可研批复,组织编制了《大健康产业园总规》及《江夏区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市政专项规划》,组织有关单位召开研讨会,保障项目推进多方协调,在11月底我们工业地块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
目前,我市对重大项目实行项目服务清单管理,领导逐项对口联系,干部全程帮扶帮办,协调解决员工返岗、交通运输、材料供应等问题。据了解,为保证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顺利复工,新洲区为基地解决资金1.2亿元,紧急招聘短缺岗位用工826人。
(长江日报记者马振华 文涛 吴秋娜 龚劼 李亦中 李佳 康鹏 黄莹 林敏 通讯员周钢 沈培荣 侯娅 袁永华 裴斌 聂青 张敏 周杨 叶芸)